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和親切關懷下,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我區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發展舉措,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近期,廣西日報組織全媒體報道組分赴全區各地,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各領域各行業取得的非凡成就深入采訪。即日起,在“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專欄開設“非凡十年·自豪八桂”子欄目,全方位、多層次宣傳八桂大地的歷史成就和寶貴經驗,展示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敬請垂注。
視頻剪輯:陸櫻仁
走讀壯鄉
7月11日傍晚,天空湛藍,南寧邕江之畔廣西文化藝術中心那云朵般的屋頂、線條感強的“山峰”,像極了流動著的廣西山水。
廣西文化藝術中心是廣西規模最大、設備最優、功能最全的文化活動殿堂。圖為室外全景。廣西日報-廣西云客戶端記者 周軍 攝
2018年投入使用的廣西文化藝術中心,現在不僅成為廣西文化產業的代表性地標、全國藝術文化的聚集地,也因其獨特性的簡約線條建筑,吸引了人們來這里打卡拍照。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美在意境,不離山水。讓文化留駐山水之間,一向是藝術家創作靈感的不竭源泉。
廣西文化藝術中心已成為廣西文化產業地標。圖為7月11日晚拍攝的全貌。廣西日報-廣西云客戶端記者 徐天保 攝
作為藝術家和公眾的藝術殿堂,廣西文化藝術中心設計靈感來源于廣西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山體,從山、水、岸多維角度思考,將聲、水與光交匯于建筑,將廣西特有的自然風光和文化底蘊以建筑的載體靈活展現出來——猶如島嶼般的底部基座在碧水中央托起宛若的三座“山峰”——大劇院、音樂廳和多功能廳,相應形成“山、水、岸”的景致。
從遠處眺望,三座“山體”與寬大的懸挑云棚融為一體,“山體”從云棚桁架中間穿過,形如喀斯特山峰云霧繚繞的獨特景觀。
廣西文化藝術中心由一個1800座的大劇院、一個1200座的音樂廳、一個600座的多功能廳組成,是自治區內規模最大、設備最優、功能最全的文化活動殿堂。該項目是自治區成立60周年大慶獻禮工程。
2021年7月19日,大型交響合唱音樂會《十二天籟·獻給黨的歌》在廣西文化藝術中心精彩上演。資料圖片
旅美指揮家湯沐海曾經在全球多個大劇院指揮交響樂團。他感覺廣西文化藝術中心實現了多個國內一流和國際領先:比如大劇院是全國第一個使用臺口聲柱設計的劇院,多功能廳使用的1.2—1.8秒可變混響系統屬國內首創。他最鐘情的是音樂廳,“為了滿足音樂發燒友挑剔的耳朵,音樂廳的墻面設計,創新采用了GRC加進口木皮工藝,這可是真正的‘黑科技’啊。在這里享受音樂,無論觀眾坐在哪個角落,氣勢雄偉、音色優美的交響樂都會在你耳邊繚繞,傳遞出震撼而近乎完美的效果?!?
夕陽西下,廣西文化藝術中心前已有不少觀眾拿著手機在拍攝那掛滿星光燈的走廊。藝術愛好者劉女士感慨:“有了這么美的藝術中心,在家門口就能看到世界級的演出?!?
“現在不少人顯然已經不滿足于用逛街購物填充空閑時間,而是尋求更有文化氣息的體驗?!睆V西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宏說,我們要做的是,憑借本身雄厚的演出資源、豐富的劇院管理經驗,以及“渠道、內容、營銷、大劇院藝術教育四位一體”的發展理念,通過高雅藝術演出和藝術教育普及,拉近劇院與市民的距離,讓高雅藝術更加親民。
7月11日,廣西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內景。廣西日報-廣西云客戶端記者 徐天保 攝
廣西文化藝術中心自2018年運營以來,已先后舉辦各類演出活動1021場,引進精品劇目622場,舉辦各類公益、免費惠民活動158場,惠民演出129場,接待入場觀眾超120萬人次?!?021年我們更是結合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重點打造‘紅色經典’演出系列,引進、上演包括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紅色經典——中國愛樂樂團音樂會》、舞蹈史詩《黃河》、話劇《平凡的世界》等精品劇目,深受觀眾歡迎”,張宏說。
如今的廣西文化藝術中心,成為了南寧的標志性建筑、城市文化建設的縮影,正悄然引領著現代都市人聆聽經典、感受文化,承載著濃濃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述說愿景
黎軍 廣西文化藝術中心項目業主南寧威寧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廣西文化藝術中心“詩意的棲居”,來自于廣西宣傳文化主管部門前瞻性的發展眼光、先進的運作模式,是對“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生動實踐。作為區域性的國際城市,南寧是環北部灣城市群核心城市、中國—東盟國際交流中心、“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城市,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作為威寧投資集團首次以社會資本方身份參與投資建設的大型公共基礎設施項目,2018年開啟運營的廣西文化藝術中心將詩意的設計與建筑工法完美糅和,打造出極致的視覺感官效果,豐富的燈光、舞臺機械基礎平臺,組合成嚴謹、系統的聲光電集成藝術精品,一流的硬件設施,為自治區成立60周年大慶、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要節點營造熱烈喜慶的氛圍,同時讓劇場具備接待世界一流藝術表演團體演出的條件和能力,成為廣西承辦國際級文化交流活動的勝地。作為少數民族自治區的首府城市,這樣宏大的、硬件設施一流的、功能齊全的文化綜合體,充分彰顯出廣西人民的文化自信。
張宏 廣西文化藝術中心、廣西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2018年1月3日,中國愛樂樂團《2018年新年音樂會暨廣西文化藝術中心首演音樂會》在音樂廳隆重上演,標志著廣西文化藝術中心開啟正式運營。經過幾年的發展,這里已成為首府南寧的城市地標,也成為南寧乃至廣西重要的文化名片。幾年來,先后承接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文藝晚會”“第29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等多項大型活動,舉辦各類精品演出及公益、惠民活動超過1000場,接待觀眾超過120萬人次。我們打造了4大演出季和6大演出品牌系列,以滿足不同觀眾的觀演需求。作為廣西文化藝術中心運營方,廣西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始終秉持“高貴不貴,文化惠民”的經營理念,堅持打造“藝享薈”“市民開放日”“高雅藝術進校企”等文化公益品牌,讓更多人能夠走進劇院,感受藝術之美。
湯沐海 國際著名指揮家
廣西文化藝術中心的舞臺很像倫敦的巴比坎中心(倫敦交響樂團的駐地),比較寬闊,適合大型樂團。我曾經在東盟音樂節開幕式演出時第一次使用了中西混合樂團加大型合唱團,這是民樂邁向國際化堅實的一步:先合再求同存異,取長補短。
藝術是人類精神的最高境界。我們應大力舉辦群眾合唱節、交響樂節、民樂節、歌劇歌曲節……廣西文化藝術中心大力推動群眾藝術活動,同時在扶植幫助專業隊伍上也做得很好,其面向大眾是卓有成效的。
鄭旭東 大學退休教師
自從2018年家門口擁有這么一座劇院之后,我就常來觀看演出,在這里“收割”了很多“名團”和有名的演出。我特別記得,2021年7月上演的《紅色經典——中國愛樂樂團交響音樂會》,開場曲《紅旗頌》一響起,我立刻心潮澎湃、熱淚盈眶,在建黨百年之際,能夠親臨現場、身臨其境地感受這樣的精神洗禮,心情難以言表。希望等到疫情結束,文化交流恢復之后,能再次在家門口欣賞世界級的演出。
延伸閱讀
我區持續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一座座圖書館、博物館、劇場落成啟用,一家家農家書屋散發著書香,一場場文化惠民活動溫暖人心,一幕幕公益演出送到千家萬戶……在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上,我區文化事業得到進一步繁榮發展,極大滿足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需要,提升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推動加快建設和完善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項目建設”“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等關于公共文化建設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抓住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契機,努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數字化,增強活力,提高效能,廣西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
據介紹,2018年以來,廣西實施一系列利當前、惠長遠的重大政策和工程,公共文化建設投入穩步增長,一批重大公共文化工程相繼實施,公共文化服務隊伍不斷壯大,重點品牌文化惠民活動廣受歡迎,文化事業呈現良好發展的態勢。
2018年至2021年自治區財政共計投入7.56億元,新建、改擴建了28個縣級圖書館、28個文化館、22個博物館和135個鄉鎮綜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區)一級,自治區本級財政2012年以來投入28.96億元,建設了12916個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全區行政村覆蓋率達99.57%。截至2022年,全區博物館數量達到252家,較2012年增加152家,其中已備案博物館123家。
目前,廣西共有115個公共圖書館、124個文化館、1176個鄉鎮綜合文化站、50個博物館(紀念館)、4個美術館向社會免費開放。其中2019年全區公共圖書館年流通2113萬人次,全區文化館(站)年服務2800萬人次,博物館年均接待服務觀眾200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