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和親切關懷下,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廣西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發展舉措,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近期,南國早報組織全媒體報道組分赴全區各地,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各領域各行業取得的非凡成就深入采訪。7月1日起,在“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專欄開設“非凡十年·自豪八桂”子欄目,全方位、多層次宣傳八桂大地的歷史成就和寶貴經驗,展示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敬請垂注。
2016年6月28日,南寧地鐵1號線呼嘯而來,“夢想列車”駛進現實。這條地鐵線的開通,在全國范圍內都有著重大意義:廣西成為我國首個開通地鐵的少數民族自治區。6年來,南寧地鐵建設跑出“加速度”:從“一”到“十”,再到“井”字;開通5條線路、線網總長度超128公里、日均客流量超80萬人次;從緩解交通壓力到拓展城市空間,再到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地鐵,正讓這座奔向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城市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時尚美麗!
地鐵1號線列車駛出屯里車輛段。
線網成型 開啟智能城軌新紀元
2016年6月28日,南寧地鐵1號線東段開通試運營,南寧步入地鐵時代。
6年時間,更多的地鐵線路從藍圖變成現實。
2021年12月16日,南寧城市軌道交通的版圖上新添了一條對角線——南寧地鐵5號線。這是華南地區第一條全自動運行的地鐵線路,南寧正式開啟智能城軌新紀元。
南寧地鐵5號線堪稱“換乘之王”,可以實現與1、2、3、4號線換乘。隨著這條線路的開通,南寧軌道線網框架基本成型,市民基本實現“軌道+公交+出租汽車+非機動車+共享單車”便捷換乘模式,城市交通得到可持續深化。
從位于興寧區的明秀路搭乘地鐵,中途不用換乘,半個小時就能到達位于江南區的公司門口——隨著南寧地鐵5號線的開通,市民甘先生享受到了“點到點”的便捷出行體驗。剛買兩年的汽車閑置下來,他干脆把車開回了北海老家,留給弟弟使用,“現在搭地鐵太方便,我在市區都不用開車”。
“在地鐵沿線的站點,有很多景區、美食街、購物商場,乘坐地鐵就能到想去的地方,速度快、不擁擠,對外地游客太友好了!”玉林人林女士說,以前在南寧東站出站之后,要排隊搭公交車,時間久且很擁擠,自從有了地鐵之后,出站直接進地鐵站,不到20分鐘就能到達市中心,出行效率大大提高。
“地鐵開通后,可以逛街吃飯的地方逐漸多了起來?!笔忻窳合壬f,和朋友們相約,只需說地鐵站名就行,“去哪兒都不覺得遠,坐上地鐵20分鐘就到,坐地鐵不用擔心堵車,也不用為停車煩惱,地鐵讓整個城市更鮮活了”。
交通運輸部發布的《2022年5月中心城市客運量》顯示,今年5月,南寧市的客運量為2514萬人次,排在全國第11位,處于中上水平。
15次調圖提速、行車間隔最短3.5分鐘、日均客運量87萬人次、總客運量超12億人次……南寧地鐵開通6年來,邕城市民的出行習慣和城市交通格局產生了劇變,“說走就走”和“說走速走”成為現實。市民出行更加便捷暢通,極大地緩解了沿線城區交通擁堵狀況,提升了城市品質,成為展示首府新形象的新窗口。
市民乘坐地鐵3號線。
激活商業 網絡效應帶來新商機
6月26日,五象新區的宜家南寧商場里人頭攢動,顧客們正忙著購物、吃喝、電玩、拍照……市民黃女士和男友正在挑選家居用品。半個多小時前,兩人從長堽路的家中出發,搭乘地鐵3號線來逛宜家。
“以前逛街一般都在小區附近的商超,現在地鐵出行的便捷度越來越高,哪里新開了商場,搭上地鐵都能去?!秉S女士說,一些地鐵和商場還實現了無縫連接,緊鄰地鐵站點的商場就成了她周末打卡地,讓購物消費有了更多新選擇。
在老一輩南寧人眼里,逛商場就得去朝陽廣場;石埠、西津、玉洞、大沙田則屬于郊區……然而,隨著南寧軌道交通的發展,地鐵將人群遷移向了各個區域,每個區域都有各自的商業中心,城市發展呈現新格局:地鐵1號線串起西大、朝陽、金湖、會展·航洋、萬象城等五大商圈;地鐵2號線加速安吉、北湖、亭洪路、大沙田等商圈形成與繁榮;地鐵3號線、4號線則直接帶動五象新區的總部基地、宜家、萬象匯、萬達茂等新興商業綜合體的人氣。
廣西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姚華說,軌道交通與其他交通設施一樣,它的生命力在于“網絡效應”,線路越多,價值就越大。地鐵作為城市交通路網中重要的一環,優化了城市的交通網絡,推動了沿線區域的發展和增值,新城市核心不斷涌現。
自治區政府參事黃健表示,南寧地鐵5條線成網運營,激活了地鐵沿線的商業氛圍,為商業帶來新一輪發展機遇?!赌蠈幨袊量臻g總體規劃(2021—2035年)》提出,南寧未來將建成千萬級人口特大城市,打造4個副城新城。目前,快捷、正點、綠色的地鐵出行帶動了多個商業中心的建設,南寧的流通和消費領域發生了質的變化。伴隨著5條地鐵線路的成網運營,地鐵所輻射的區域將依賴快捷的交通,進一步向零售商業發展功能聚集,這不僅會大大方便市民的出行,密切不同區域之間的來往,而且將重塑南寧現有的商業格局,創造出新的商機,助推南寧發展。
地鐵1號線串起了金湖、萬象城等商圈。
城市長大 城郊生活被重新定義
新中國成立初期,南寧市的城市核心在如今的“三街兩巷”一帶,古城路都已屬偏遠路段。改革開放后,城市逐漸東擴,園湖路、東葛路逐漸熱鬧起來。1993年,南湖大橋建成通車,為城市進一步向東發展打下基礎。接下來,埌東片區開發、城市建設“136”工程、東盟商務區與鳳嶺片區、五象新區等建設開發工程接踵而來,南寧市的城市建設駛入了“高速路”。
80后劉女士說,上世紀90年代,她出行的主要工具是自行車,南寧市內絕大部分地方,騎車半小時就能到達??缛?1世紀后,2003年,她騎車到住在埌東客運站附近的同學家做客,往返時間超過一個半小時。如今,搭乘地鐵,半個小時就能一個來回。
出行方式的深度嬗變,是南寧城市發展的縮影。南寧地鐵謀劃開建的那幾年,也是南寧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城鄉一體化快速發展的幾年。
交通興,百業旺。華藍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市政院道交二所道路室主任董厚伯認為,地鐵是一種交通方式,更是一種驅動發展的強大動力。南寧地鐵“雙橫”牽東西,“雙縱”聯南北,對于城市發展而言,由地鐵規劃的方向引導城區人口的遷徙,為新城區帶來活力,并緩解老城區壓力;由地鐵前進方向帶來市區概念的延展,可以促進城市加快發展,一批城市次中心或新的區域中心將逐步形成,不斷優化城市未來發展格局。
南寧地鐵開通運營6年來,很多“老舊偏”片區被拉進半小時地鐵生活圈。以地鐵2號線為例,西津、安吉、玉洞、金象等片區曾是“南寧城郊”的代名詞,如今,從玉洞片區到朝陽路一帶,只需約20分鐘;經換乘到東盟商務區、金湖CBD等片區,只需40分鐘以內。
業內人士表示,過去,由于交通不便的因素,人們通常選擇在距離市中心近或距離工作地點近的地方生活。當有了地鐵交通后,當路程不再是人們考慮選擇居住地的主要因素時,人們的地域觀念將發生根本的變化,“居住在郊區,上班在城里”將成為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僅僅能連接主城區還不夠,南寧對交通網的規劃建設還有更大的藍圖:去年12月,最新的《南寧市綜合交通規劃(2021—2035)》顯示,規劃期軌道線網方案由13條線路組成,包括8條軌道普線、1條軌道環線和4條軌道快線,規模約592.6公里,形成“環線+放射線”“快線+普線”多層次的網絡體系,實現城市主副中心、重要樞紐、相鄰副中心間30分鐘可達,城市主中心至外圍新城軌道全程出行實現45分鐘可達。如果上述新建軌道項目成功獲批實施,將助推南寧建設成為國內銜接順暢、國際互聯互通的區域性國際綜合交通樞紐,進一步提升南寧的影響力和輻射力。
數說南寧地鐵
2016年 南寧地鐵1號線開通,線路全長32.1公里
2017年 南寧地鐵2號線開通,線路全長27.5公里;南寧地鐵線網總長度達59.6公里
2019年 南寧地鐵3號線開通,線路全長27.9公里;南寧地鐵線網總長度達87.5公里
2020年 南寧地鐵4號線首通段開通,線路全長20.7公里;南寧地鐵線網總長度達108.2公里
2021年 南寧地鐵5號線開通,線路長20.21公里;南寧地鐵線網總長度超128公里
南寧地鐵大事記
2005年7月 南寧市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工作領導小組成立,正式啟動南寧市城市軌道交通項目
2008年5月 南寧市人民政府批準的《南寧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由6條線路組成放射形線網。后來,南寧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進行相應調整,根據修編上報的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線網增加至8條線路
2010年7月2日 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批復《南寧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09—2015年)》,批準建設1號線和2號線,南寧軌道交通項目開始進入了實質性建設階段
2011年12月29日 南寧地鐵1號線工程全線開工儀式在南寧市濱湖廣場舉行,這標志著南寧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全面啟動
2013年12月31日 南寧地鐵2號線在安吉大道西津站舉行開工儀式
2015年12月15日 南寧地鐵2號線明秀站的主體結構順利封頂
2015年12月30日 南寧地鐵1號線列車成功開展首次“熱滑”調試
2016年6月28日 南寧地鐵1號線東段(南湖站至火車東站)開通試運營
2016年12月28日 南寧地鐵1號線全線開通試運營,南寧開啟全新的地鐵時代
2017年12月28日 南寧地鐵2號線全線開通試運營,步入“十”字運營骨架階段
2019年6月6日 南寧地鐵3號線開通試運營
2020年11月23日 南寧地鐵4號線開通運營首通段(洪運路站至楞塘村站)
2021年12月16日 南寧地鐵5號線開通試運營,南寧地鐵正式邁入5.0時代